搜索
首页 作者

《老棕》

马鬃频剪新心吐,凤翅初开劲叶森。
更有木鱼三百尾,山僧锅里煮黄金。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浓郁的色彩,描绘了一幅鲜活的自然景象。诗中的马鬃、凤翅、木鱼和山僧的元素,以及剪、吐、开、煮等动词,形成了生动且富有动态感的画面。 首句“马鬃频剪新心吐”,以马鬃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的嫩叶被频繁修剪后,新叶不断生长的情景。“频剪”二字表现了叶子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新心吐”则形象地描绘了新叶嫩芽从枝头钻出的景象。 次句“凤翅初开劲叶森”,则用凤翅比喻植物展开的叶片,形象地描绘了叶片的强劲和繁茂。一个“劲”字,生动地表现了叶子的生机和力量。 末两句“更有木鱼三百尾,山僧锅里煮黄金”,木鱼一般用来形容鱼的形状,这里可能是借指某种果实或种子。“山僧锅里煮黄金”则形象地描绘了烹饪的过程,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想象和食欲。 整体而言,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热闹与活力。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充满了生命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老棕》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并不明确**。然而,可以从诗的内容和舒岳祥的生平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这首诗描述了棕树的形态和特点,可能创作于作者在观察自然或生活中的棕树时,对棕树的形态和特点产生了感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同时,舒岳祥是一位宋代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这也可能是他创作《老棕》的背景之一。
相关诗词
  • 1
    [宋]
    海中群鱼化黄雀,林乌移巢避岁恶。
    邺王城上秋风惊,昔时城中邺王第。
    只今蔓草无人行,但见黄河咆哮奔碣石,秋风吹滩起沙砾。
    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
    忽忆若耶溪头采薪郑巨君,南风溪头晓,北风溪头昏。
    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梦中叶落,觉有归意。
    归欤归欤,吾党成斐然。
    君今生二毛,我亦非少年,胡为车如鸡栖邺城里,朝风吹马鬃,暮风吹马尾。
    与人三岁居,如何连屋似千里。
    我则不狂,曾谓吾狂。
    不吾知,亦何伤,安能户三尺喙家一
  • 2
    [宋]
    荒城人稀荆棘老,野兔惊跳出寒草。
    苍苍落日黄云西,驱马城边寻古道。
    入门四顾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边。
    暮投佛寺下马立,冲眼满屋燃萁烟。
    老僧自言八十余,老矣不能营所居。
    村僮依灶展败席,上有空梁悬木鱼。
    旋汲新泉濯双手,青灯照客黄昏后。
    群儿烂漫眠我前,新月欲倾光入牖。
    夜敲僧室借酒壶,不惜青钱取次沽。
    酒香入户推枕起,剔灯吹火燃铜盂。
    大杯一沃不留滴,满眼棼然睡来集。
    明朝上马倒残壶,不怕新霜败裘湿。
  • 3
    [唐]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
    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
    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
    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
    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