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寥寥到真境,宿处傍风泉。 遥霭引疏磬,群峰寒暮天。 白云沧洲赏,清夜石门禅。 却笑桃源客,空从蕙路旋。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幽的自然景象,带有浓厚的禅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敬仰和欣赏,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 首联“寥寥到真境,宿处傍风泉”,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寥寥”二字传达出宁静、稀疏的氛围,“真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真实的赞美。诗人住宿的地方傍着风和泉,进一步描绘出这个地方的静谧和天然。 颔联“遥霭引疏磬,群峰寒暮天”,这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远处的雾气和稀疏的磬声引出群峰的寒冷和暮色的降临,营造出一种清冷、庄严的美感。 颈联“白云沧洲赏,清夜石门禅”,在上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了白云和清夜的元素,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画面。沧洲的白云让人欣赏,石门的清夜充满禅意,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禅理的敬仰。 尾联“却笑桃源客,空从蕙路旋”,这里运用了典故,以桃源客为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空从蕙路旋”意味着桃源客虽然努力寻找,但却未能真正找到心中的桃花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表面繁华的否定,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禅理和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