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墟行蔼蔼,滞绪豁欣欣。 挟翠山能润,矜晴草自薰。 堕鸢那及吸,飞鹭可堪九。 欲共江流说,滔滔故不闻。 |
|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远墟行蔼蔼,滞绪豁欣欣。”中,诗人以远景入手,描绘出远处的村落(墟)烟雾缭绕(蔼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美感。“滞绪豁欣欣”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闷情绪(滞绪)因为看到美景而豁然开朗(欣欣)。 颔联“挟翠山能润,矜晴草自薰。”中,诗人进一步细化了自然景色,用“挟翠”形容山色翠绿湿润,“矜晴”形容草地在晴朗的天气下自散芬芳。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堕鸢那及吸,飞鹭可堪九。”中,诗人以堕鸢和飞鹭为对象,描绘了它们在空气中的飞翔姿态。这里的“那及吸”和“可堪九”生动地描绘了堕鸢的下坠和飞鹭的高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欲共江流说,滔滔故不闻。”中,诗人想要与江流共享这些美景和感受,但江流滔滔,无法听到他的声音。这里的“故不闻”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易。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