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陈郎中时举清夜不寐》

四檐残溜杂风铃,长夜遥空候启明。
绿鬓望郎犹不寐,白头遗老得无情。
几时画角吹愁彻,何处黄粱做梦成。
一笑诗来扶杖起,满湖烟霁晓寒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情的诗,充满了期待、思念和无奈的情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寂寥长夜,思念绵长的画面。 “四檐残溜杂风铃,长夜遥空候明。”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风铃的声音和屋檐滴落的残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寂静中的一丝响动。诗人在长夜中遥望远方,等待着黎明的到来。这里的描绘既生动又形象,让人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 “绿鬓望郎犹不寐,白头遗老得无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绿鬓的女子望眼欲穿,无法入睡,而白头的老人似乎已经无法动情。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情感面前的不同状态。 “几时画角吹愁彻,何处黄粱做梦成。”这两句诗中的画角和黄粱分别象征着悲伤和梦想。诗人想要知道何时画角的哀鸣能吹散心中的愁绪,何处的黄粱美梦能成真。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 “一笑诗来扶杖起,满湖烟霁晓寒轻。”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美好的诗句后,扶着拐杖站起来,满湖的烟雾已经消散,早晨的寒意轻轻袭来。这里的描绘既生动又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和陈郎中时举清夜不寐》是宋朝诗人陈杰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诗人陈杰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丰富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描述生活的点滴,因此,陈杰可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有了某种感悟或者体验,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2. 诗题中的“和陈郎中时举清夜不寐”表明了这是一首和诗,即陈杰为了和其他人的诗而作。在宋朝,诗人之间进行诗歌唱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还包括了诗人与其他文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3. 诗的内容可能反映了诗人在清夜不寐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者情感。这需要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的生活经历、文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诗人的心境情感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诗词
  • 1
    [清]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
    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 2
    [南北朝]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 3
    [宋]
    凤楼郁郁呈嘉瑞。
    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
    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鵷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