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伯文送丁校尉往维扬伯文尝教之避祸不从》

闻道机心不下鸥,丈夫乃不为身谋。
人间信有城门犬,江浒非无夜半舟。
塞上马来还反掌,扬州鹤去又从头。
茫茫世事谁能料,未尽棺前卒未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机心、谋划、得失、无常以及生命的不可预测。 首联“闻道机心不下鸥,丈夫乃不为身谋”,以机心和丈夫的对比,揭示了人生中两种不同的态度。机心,这里指的是计较、算计的心态,而丈夫则代表了大气和担当。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人生应有的态度:不应该过于计较得失,而应该有更大的担当和追求。 颔联“人间信有城门犬,江浒非无夜半舟”,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城门犬代表了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而江浒的夜半舟则代表了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诗人借此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常。 颈联“塞上马来还反掌,扬州鹤去又从头”,进一步展现了人生的得失无常。塞上的马来去自如,反掌之间就能决定胜负;而扬州的鹤去了又回,一切又重新开始。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常,得失都是暂时的。 尾联“茫茫世事谁能料,未尽棺前卒未休”,以茫茫世事和未尽棺前的卒未休,表达了人生的不可预测和无尽的无常。诗人以此告诫人们,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要有超然的态度,不计得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和伯文送丁校尉往维扬伯文尝教之避祸不从》是宋朝诗人陈杰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环境有关。具体来说,可能是与当时的战争、政治斗争、社会矛盾等因素有关。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丁校尉勇敢正直的赞美。同时,也可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劝诫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守正义的理念。
相关诗词
  • 1
    [唐]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2
    [宋]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3
    [明]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