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放鱼》

溪媪双鱼入手中,鬐鬣不摇犹眼红。
咫尺波涛即胡越,不忍觳{觳殳换束}人心同。
小舟自放清江侧,为龙何以报我德。
只须旱岁活焦枯,不用明珠光的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溪边捕鱼的场景,通过双鱼入手、眼红的描绘,生动表现了鱼的鲜活形象。诗人借此引发了对生命、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首联“溪媪双鱼入手中,鬐鬣不摇犹眼红。”描绘了捕鱼的过程和鱼的形象,溪边的老妇将双鱼捕获,鱼鳃还在动摇,眼睛红彤彤的,表现出鱼的鲜活和生命力。这一描绘生动逼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可贵。 颔联“咫尺波涛即胡越,不忍觳{觳殳换束}人心同。”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怜悯之心,尽管波涛汹涌,但诗人却不忍心看到鱼在网中挣扎,心里十分难过。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也引发读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颈联“小舟自放清江侧,为龙何以报我德。”则表现了诗人放舟江边的悠然自得的心态,同时以龙为比喻,表达了不求回报、但求心安理得的情怀。这种坦荡的胸怀,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尾联“只须旱岁活焦枯,不用明珠光的皪。”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只希望在天旱之年能够救活焦枯的生物,而不需要明珠那样闪耀的光芒。这种质朴无华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善良与真挚。 整首诗以溪边捕鱼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关注和敬畏之心,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
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李流谦的《放鱼》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他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怜悯**。这首诗描绘了他将鱼放生到水中的情景,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诗中的“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描绘了鱼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情景,诗人因此产生了同情之心,决定将鱼放生于南湖西江。 此外,李流谦的这首诗也可能受到了唐代白居易《放鱼》的影响,两者都借放鱼这一题材,寄托了对生活的某种体验和认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天际山多处,东安古邑深。
    绿田通竹里,白浪隔枫林。
    诗有江僧和,门唯越客寻。
    应将放鱼化,一境表吾心。
  • 2
    [唐]
    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
    天地好生物,刺史性与天地俱。
    见山客,狎鱼鸟。
    坐山客,北亭湖。
    命舟人,驾舫子,漾漾菰蒲。
    酒兴引行处,正见渔人鱼。
    刺史密会山客意,复念网罗婴无辜。
    忽脱身上殷绯袍,尽买罟擭尽有无。
    鳗鳣鲇鳢鳅,涎恶最顽愚。
    鳟鲂见豳风,质干稍高流。
    时白喷雪鲫鲤,此辈肥脆为绝尤。
    z老鲤变化颇神异,三十六鳞如抹朱。
    水苞弘窟有蛟鼍,饵非龙饵唯无鲈。
    丛杂百千头,性命悬须臾。
    天心应刺史,刺史尽活诸。
    一一投深泉,跳脱不复拘。
    得水竞腾突,动作诡怪殊
  • 3
    [唐]
    扫却烟尘寇初剿,深水高林放鱼鸟。
    鸡人唱绝残漏晓,仙乐拍终天悄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