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

瞿塘六月浪,如马亦安流。
舟楫鱼龙喜,藜蒿虎豹忧。
低回嗟薄宦,慷慨动商讴。
门户今如线,非为粱稻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长江瞿塘峡六月波涛汹涌,舟楫穿行,鱼龙欢喜,而岸边藜蒿丛中的虎豹却忧虑不已的景象的诗。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为了生计而不得不谋生的无奈。 首联“瞿塘六月浪,如马亦安流”,以壮阔的笔触描绘了瞿塘峡六月波涛汹涌的景象,浪涛如马,奔腾不息。诗人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 颔联“舟楫鱼龙喜,藜蒿虎豹忧”,上句写舟楫在波涛中穿梭,鱼龙欢喜,下句则写岸边的藜蒿丛中,虎豹忧虑。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颈联“低回嗟薄宦,慷慨动商讴”,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感叹自己仕途坎坷,职位低微,但同时也表现出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气概。这里商讴,指的是商人的歌声,也可以理解为生活的呼声。 尾联“门户今如线,非为粱稻谋”,诗人以门户如线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境况窘迫,而这并非是为了谋取稻梁之食,即是说,诗人并非仅仅为了生计而奔波,而是有着更高远的追求。 整首诗以瞿塘峡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生态的描绘,结合自己的仕途感慨和生活无奈,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气节。
创作背景
**《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是宋朝诗人李流谦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李仁甫被召入京这一事件有关**。李仁甫作为一位运判(运输判断的官员),被朝廷召唤入京,这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对其即将承担的重要职责寄予了厚望。这三首诗作可能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诗人自身对仕途、友情等人生课题的感悟和思考。
上一首
《悯农》
下一首
《西湖》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