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还宜丰寺》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
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深深热爱。诗人再次寻访招隐地,重逢息心之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欣然接受。 首联“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展示了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反思。颔联“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则通过樵夫和山僧的问答,描绘了生活的日常和人际的互动。 颈联“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野云阴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宁静;秋雨上涨,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感动。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则以平淡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人并不是在寻找奇特的地形美景,而是在享受平静、自然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宁静的语气,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创作背景
《再还宜丰寺》是唐朝诗人灵一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灵一再次回到宜丰寺的感受,其中表达了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创作背景可能与灵一在寺庙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佛教的信仰有关。灵一可能通过这首诗来传达一种宁静致远、超脱尘世的心境。 请注意,由于历史久远,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已无从考证,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向专业人士请教。
相关诗词
  • 1
    [唐]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
    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 2
    [宋]
    江头旗影弄青红,似说朝天四牡东。
    抱病不容攀辔勒,送行那复遣儿童。
    田均税敛千年利,福及疮痍九郡同。
    此去定知还禁近,从来阴德报宜丰。
  • 3
    [宋]
    田家翁媪颇自适,翁解耕耘妇能织。
    官中租赋无稽违,所养牛羊亦蕃息。
    岁时力作不徒劳,桑柘满园禾黍高。
    皆因勤俭百事足,老身不复愁逋逃。
    儿女长成毕婚嫁,只在东邻与西舍。
    翁头时复有新篘,亲戚团栾乐情话。
    神前祭赛宜丰腴,家中衣饭随精粗。
    县吏下乡鸡犬尽,但愿官府无追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