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
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
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
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两位佛教高僧相遇并决心追求佛法真谛的诗。首句“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描绘了两位高僧相遇的瞬间,他们决定放弃世俗的儒家服饰,追求佛法。这表现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他们在佛法修行中的体验和感悟。“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表达了他们对于世俗教条的厌倦和对于真理的追寻。他们决心打破世俗的束缚,寻找真正的自我。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描绘了他们在罗浮山和庐山隐居修行的场景。这里的环境幽静、远离尘嚣,为他们的修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表现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对于禅经和佛语的深入理解和新的领悟。这些领悟为他们开创了新的佛法名目,为佛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的虔诚和专注。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繁琐礼仪,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的修行中。 最后两句“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表现了他们与世俗的决裂和对于修行生活的坚定信念。他们愿意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投入到追求佛法真谛的生活中。 整首诗通过描述两位高僧的修行经历和感悟,表现了他们对于佛法的虔诚和对于真理的追求。同时,通过对于修行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灵一的《远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慧远大师有关。慧远大师是净土宗的创始人,他倡导念佛修行,深受信徒尊崇。灵一在诗中表达了对慧远大师的敬仰之情,描述了他在深山修行,悟道成佛的经历。 同时,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许多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诗歌。灵一的《远公》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 2
    [唐]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 3
    [清]
    扁舟惯听浪淘声,昨天危沙今日平。
    唯有江豚吹白浪,夜来还抱石头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