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行鸿佑路偶作》

寻幽无十里,阔处见风涛。
绿树雨中密,澹山云外高。
心情亲醉境,愁色上颠毛。
早赋归来引,悠悠误尔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幽之旅,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寻幽无十里,阔处见风涛”,揭示了寻幽的地点和景象,风涛激荡,壮阔无比。颔联“绿树雨中密,澹山云外高”,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绿树茂密,山峰高耸,云雾缭绕。这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颈联“心情亲醉境,愁色上颠毛”,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在醉意中体验到了与自然亲近的愉悦,但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愁绪,这些情绪在他的白发上显现出来。这一联将诗人的心情与景色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尾联“早赋归来引,悠悠误尔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早早地赋诗归来,过上悠闲自得的生活,不再被世俗所误。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深远,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创作背景
《行鸿佑路偶作》是宋朝诗人姚宽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和词人众多。姚宽作为宋代的文人,其创作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2. 个人经历:姚宽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情感也会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行鸿佑路偶作》可能是他在行旅途中,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而创作的。 3. 诗意表达:从诗题《行鸿佑路偶作》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姚宽在行走于鸿佑路上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诗的内容可能描绘了路上的景色、人情,以及他个人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姚宽的《行鸿佑路偶作》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诗意表达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来进一步分析。
相关诗词
  • 1
    [唐]
    相逐一行鸿,何时出碛中。
    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
    轻楫浮吴国,繁霜下楚空。
    春来欢侍阻,正字在东宫。
  • 2
    [宋]
    洞庭叶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
    指点吴江何处是,一行鸿雁海山头。
  • 3
    [唐]
    洒密蔽璇穹,霏霏杳莫穷。
    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
    四野苍茫际,千家晃朗中。
    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
    结片飞琼树,栽花点蕊宫。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
    月交都浩渺,日射更玲珑。
    送腊辞寒律,迎春入旧丛。
    自怜曾末至,聊复赋玄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