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龙角山福志院》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迳能明眼,随处禅房可着身。
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诗意盎然的游寺之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感。 首联“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诗人未曾亲自到访招提寺,但对其名声已有耳闻,因此乘着兴致前来游览,心怀真诚。“意最真”三字,凸显了诗人对这次游寺之旅的期待与热忱。 颔联“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描述了诗人出城游寺的距离之近和同行人数之少,暗示了这是一次简单、宁静的行程,而非喧嚣热闹的远足。 颈联“入门竹迳能明眼,随处禅房可着身”,描绘了招提寺内的景象。竹径使诗人眼界明亮,禅房则可供他歇息。这些描绘充满了宁静与自然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描述了诗人与山寺僧人的交流。山僧言语笨拙,这是因为他们长年不踏红尘,与世俗社会疏离。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感。 整首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山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感。诗人的情感细腻而真挚,语言质朴而生动,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游龙角山福志院》是宋朝诗人李流谦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游览了龙角山和福志院,被自然景色和寺庙的宁静氛围所感染,产生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的主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1
    [唐]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角牴大明辰。
    青韶既肇人为日,绮胜初成日作人。
    圣藻凌云裁柏赋,仙歌促宴摘梅春。
    垂旒一庆宜年酒,朝野俱欢荐寿新。
  • 2
    [宋]
    一雨洗空阁,象纬迫人清。
    披襟台上,坐看北斗正旋衡。
    知是南宫列宿,初出极星未远,龙角正分明。
    河汉馀千里,风露已三更。
    坐未久,书帙散,酒壶倾。
    凉生殿阁,冷然邀我御风行。
    拟欲乘槎一问,但得天孙领略,安用访君平。
    莫笑儒生事,造化掌中生。
  • 3
    [宋]
    本是一顽石,偶如龙角象。
    至今渴仰人,便作风雷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