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浪淘沙·一线海门来》

一线海门来。
雪喷云开。

昆山移玉下瑶台。
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
鼍舞蛟回。

歌楼鼓吹夕阳催。
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雪,但并不是一般地对雪作形容描绘,而是通过飞雪来写作者的心绪和感慨,寄托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和政治感慨。 开头三句“一线海门来。雪喷云开。昆山移玉下瑶台。”,描述的是海门一线涌来的飞雪,如云似雾,翻腾喷涌,犹如玉山倾倒,玉屑纷飞。这个描绘不仅写出了雪的势态猛烈,而且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一种雄奇壮美的感受。 “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这两句则更进一步渲染了雪的势猛,风虽卷地,却吹不断这如狂如怒的雪势,它一直飘落到蓬莱仙岛。这里借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以蓬莱仙岛来象征远离人间的超脱与洁净,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高洁生活的向往。 下阕“羯鼓噪春雷。鼍舞蛟回。”则以鼓声震天,鼍龙狂舞的景象来进一步描绘雪的猛烈和气势磅礴。这里的鼓声震天、鼍龙狂舞,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激情的抒发,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歌楼鼓吹夕阳催。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最后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古今清愁无法消除的感慨。在鼓吹喧天、夕阳催晚的歌楼酒宴中,作者感叹今古清愁如流水般无尽无休,而这一切都只能借助酒力来暂时忘却。 整首词以雪为载体,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慨和政治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烈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和古今清愁无法消除的感慨。
创作背景
《浪淘沙·一线海门来》是宋代诗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和金兵的入侵有关。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汴京沦陷,洛阳一带也遭受战祸。曾觌携家南逃,先后到达淮海地区、金陵、江西,最后避乱于广东的南雄县。这首词是作者在南逃途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爱国情怀。具体的创作年月不详,但可以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推断出大致作于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避难江南时的舟行长江中。
相关诗词
  • 1
    [唐]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2
    [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3
    [宋]
    佳人学得平阳曲。
    纤纤玉笋横孤竹。
    一弄入云声。
    海门江月清。
    髻摇金钿落。
    惜恐樱唇薄。
    听罢已依依。
    莫吹杨柳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