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木芙蓉》

秋光冷如冰,秋花淡无色。
偶见此粲者,浓艳照孤寂。
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
东风嬖桃李,倚树三叹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秋花为主题的诗,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诗歌的意境清冷而深沉,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句“秋光冷如冰,秋花淡无色”描绘了秋天的氛围和秋花的色彩。以此奠定了整首诗清冷、淡雅的基调。接下来“偶见此粲者,浓艳照孤寂”则表达了诗人在一片肃杀中偶然发现鲜艳秋花的惊喜,同时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这句诗,通过对花朵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秋花的坚韧与孤独。而最后的“东风嬖桃李,倚树三叹息”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以东风偏爱桃李,喻指世间的不公和无常,倚树叹息则体现出诗人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秋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孤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木芙蓉》是宋代文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流谦对木芙蓉这种植物的观察和理解有关。木芙蓉在秋季开花,花色鲜艳,十分美丽。诗人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此外,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李流谦作为一位文人,可能对木芙蓉有着特别的情感和关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是对《木芙蓉》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李流谦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1
    [唐]
    本自江湖远,常开霜露馀。
    争春候秾李,得水异红蕖。
    孤秀曾无偶,当门幸不锄。
    谁能政摇落,繁彩照阶除。
  • 2
    [明]
    绿岸芙蓉花,花秾叶逾翠。
    影落空潭秋,新妆镜中媚。
    朝来白露浓,胭脂堕红泪。
  • 3
    [宋]
    湖上秋来莲荡空。
    年华都付与,木芙蓉。
    采菱舟子两相逢。
    双媚靥,一笑与谁浓。
    斜日落溟濛。
    鸳鸯飞起处,水无踪。
    望湖楼上两三峰。
    人不见,林外数声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