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杨补之雪梅图》

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雪后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的热爱。首句“笔端造化出天巧”,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意味着他用笔描绘出了天地的瑰丽景象。次句“写出江南雪压枝”,直接点明了主题,描写了江南雪后的景象,枝头挂满了积雪,仿佛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了白色。第三句“谁道春归无觅处”,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春天的存在和生机,即使是在白雪皑皑的季节,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最后一句“横斜全似越溪时”,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雪后的景色与越溪的美景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才华。
创作背景
《题杨补之雪梅图》是宋朝诗人曾觌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梅花在雪中傲然绽放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坚贞气节。 据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宋朝是一个重视文化艺术的朝代,许多文人雅士喜欢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坚韧、傲骨的品格也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因此,曾觌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题杨补之雪梅图》来表达自己对梅花及其品格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以上内容只是网络猜测,如果想知道确切的创作背景,还需要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2
    [宋]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3
    [元]
    欹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醉后红绡都不记,剩,幽香却解逐人来。
    松畔扶间频置酒。
    携手。
    与君看到十分开。
    少壮相从今雪鬓。
    因甚。
    流年清兴两相催。
    云栖子见示管夫人雪梅,与今日情景适合,因题一调定风波云。
    瓒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