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刘澹斋》

闻说商山有隐仙,刘郎引入洞中天。
谁知白石苍苔客,独守孤灯夜不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于商山之中的仙人,以及他孤独守夜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闻说商山有隐仙”以一个传说引入,让读者对商山产生了神秘和向往的感觉。商山有隐仙的传说,引发了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的好奇。 第二句“刘郎引入洞中天”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刘郎”,引入了仙人隐居的具体环境。“洞中天”三字形象地描绘出了仙人隐居地的神秘和超凡脱俗。 第三句“谁知白石苍苔客”转折,以“谁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孤独生活的感叹。白石、苍苔这些元素描绘出了一种静谧、孤独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仙人的孤独。 最后一句“独守孤灯夜不眠”以具体的景象描绘了仙人的孤独生活。独守孤灯,夜不能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静谧的氛围,让人对仙人的隐居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仙人的隐居生活和孤独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感叹。同时,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也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创作背景
**《寄刘澹斋》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政治变迁及作者缪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写于宋朝末期,当时国家正值动荡不安,朝廷内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缪鉴作为一位官员,深感仕途的艰险和人生的无常,因此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他写这首诗,旨在表达对好友刘澹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相关诗词
  • 1
    [唐]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 2
    [唐]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 3
    [唐]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良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诏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