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温仲舒残春遣怀》

丹阙年来奏贺频,金舆侍从望东巡。
越王江上重回首,严子台边再送春。
水国山川怡道性,花时琴酒悦吟神。
烟霞肯欲留君往,宰相方谋用故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丹阙年来奏贺频,金舆侍从望东巡”,以丹阙和金舆为引子,描绘了宫廷的华丽和热闹,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室的尊敬。这也暗示了诗人身处高位,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颔联“越王江上重回首,严子台边再送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同时,“再送春”也传达出一种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的感慨。 颈联“水国山川怡道性,花时琴酒悦吟神”,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愉悦的人文环境。诗人通过享受大自然和人文的乐趣,表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尾联“烟霞肯欲留君往,宰相方谋用故人”,最后以烟霞和宰相为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淡泊,也暗示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重用故人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意境开阔,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和温仲舒残春遣怀》是宋朝诗人四锡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友人温仲舒的交往以及他们对春天将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 1. 友情背景:诗题为《和温仲舒残春遣怀》,说明这是一首和诗,即诗人四锡在与友人温仲舒交往过程中,为了回应温仲舒的诗作而创作的。他们可能通过诗歌交流情感,表达对春天将逝的共同感慨。 2. 时节背景:诗歌创作的时节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刻,即“残春”。春天常常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而残春则带有一种时光流逝、美好即逝的伤感。诗人可能借此背景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事物更迭的感慨。 3.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抒发胸臆。诗人四锡可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综上所述,《和温仲舒残春遣怀》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友人的交往、时节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宋]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
    蓬山今日诠墳史,还仰多闻过仲舒。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 2
    [宋]
    郡斋松盖翠斜欹,客到鸣琴凡酒巵。
    江上正当摇落景,天涯空惜太平时。
    雪残幽谷春难到,兰茂深林众岂知。
    上国三千五百里,杨梅熟日是归期。
  • 3
    [明]
    郑公去年离北平,束书抱病来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惊,开颜握手言再生。
    自从南北屦构兵,日夜怅望乡关情。
    几回寄书雁南征,中心摇摇若悬旌。
    苦遭丧乱百病婴,客边囊橐一旦倾。
    此来四顾徒茕茕,岂料吾子与合并。
    我时闻之涕泗横,况公素有文章名。
    居官胜国职最清,经筵擢转庠黉。
    及当玉署已宦成,又为奉常典粢盛。
    人生际此自足荣,但恨白发已数茎。
    怀哉屈子全忠贞,谊与日月同光晶。
    愿言夕飡秋菊英,佩明月珰纫茝蘅。
    悬河之论春雷轰,使旁睹者颜发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