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米与陈监元》

鬓毛萧飒已成翁,奇怪胸中尽扫空。
尚要俗人传好事,岁残乞米送卢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诙谐的自嘲诗。诗人以自己衰飒的形象和胸怀大志,表达了虽年老衰颓,但仍胸怀豪情壮志,不甘落寞消沉的心境。 首句“鬓毛萧飒已成翁”,以鬓毛萧飒的形象描绘出诗人年老的状态,展示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流逝。这种描绘既生动又贴切,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老态和颓唐。 次句“奇怪胸中尽扫空”,则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但胸中却空空如也的无奈和悲哀。这里的“奇怪”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豪情。 末两句“尚要俗人传好事,岁残乞米送卢仝”,则通过俗人传好事的典故,以及岁残乞米的形象,以自嘲的方式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豪情。尽管年老力衰,生活困苦,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展示了生活的无奈和悲哀。通过自我解嘲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米与陈监元》是宋朝诗人释善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虽然整体经济繁荣,但是社会贫富差距大,很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这种社会环境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2. 人际关系:释善珍与陈监元之间可能有深厚的友情,或者有一些特别的人际交往。因此,他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慰藉。 3. 个人经历:释善珍本人可能经历过一些生活困苦,对于贫穷和饥饿有深切的理解。这种个人经历可能促使他写下这首诗,表达对穷困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文献分析,您可以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1
    [宋]
    连夜缝纫办,今朝杵臼频。
    买花簪稚安,送米赠穷邻。
    宦薄唯名在,年华与鬓新。
    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 2
    [宋]
    忍穷待死十年间,老子谁知老更顽?
    溪友留鱼供晚酌,邻僧送米续朝餐。
  • 3
    [宋]
    老去痴顽百不能,非醒非醉日腾腾。
    敲门惟有徵租吏,好事元无送米僧。
    旧俗不还谁复念,古书虽在渐难凭。
    平生意气今如此,惆怅西窗半夜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