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蒲心泉韵》

京华厌尘土,借屋瞰湖边。
驴蹇驮诗笈,鸥闲傍酒船。
啼鹃残月晓,细雨落花天。
何日东林伴,同修莲社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抒情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京华尘土的厌倦,以及对湖边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联“京华厌尘土,借屋瞰湖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和尘土的厌倦,以及对湖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借屋瞰湖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求。 颔联“驴蹇驮诗笈,鸥闲傍酒船”,通过描绘驴背诗笈和鸥鸟闲傍酒船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湖边生活的宁静与惬意。这里的驴和鸥鸟,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啼鹃残月晓,细雨落花天”,通过对杜鹃啼鸣、残月晓色、细雨落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何日东林伴,同修莲社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愿景。诗人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东林寺修行,共同追求心灵的净土。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次蒲心泉韵》是宋朝诗人释善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诗人与朋友的交往**:诗题中的“次蒲心泉韵”表明这是诗人与名为蒲心泉的朋友以诗会友、唱和往来的作品。古人常常通过诗歌来交流情感、分享生活,这也是宋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2. **自然景物的触发**:诗人在生活中遭遇了某些自然景物,如风花雪月、山水虫鱼等,这些景物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 3.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繁荣,各种诗派风格各异。释善珍作为当时的诗人,也受到了时代风气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来进一步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歌注解和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
    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
    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
    朅来临古亭,石铫行相随。
    呼童试春芽,活火烹新奇。
    一咽利喉吻,再啜心视怡。
    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
    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
    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
    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
    一笑付自然,贪廉吾不知。
  • 2
    [宋]
    一榻琴书双门寺,片心泉石两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秋院支筇鹤对閒。
  • 3
    [宋]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幽人一心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涧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
    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耳观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