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行复歇,脚力钝如蛙。 宿雨少游客,荒畦多落花。 公侯归蔓草,池馆破谁家。 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登山者的疲惫与周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光与繁华不再的感慨。 首联“登山行复歇,脚力钝如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登山者的疲惫状态,行程艰难,脚步沉重如蛙。这一描绘既展示了登山的艰辛,也为后续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颔联“宿雨少游客,荒畦多落花”,通过描绘环境,进一步渲染了荒凉的氛围。雨后游客稀少,荒芜的田地里落花满地,这一幅萧条景象与登山者的疲惫相互映衬,形成了整首诗的主色调。 颈联“公侯归蔓草,池馆破谁家”,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曾经的公侯府邸如今已被蔓草覆盖,曾经的池馆也破败不堪,不知属于谁家。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 尾联“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点明了作者的情感主题,即对流逝的时光和繁华不再的伤感。“同是伤春者”表达了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共鸣,“留连惜物华”则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