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迳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 |
| 这首诗描绘了首夏山中的风物,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诗中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片恬静、和谐的山中景象,又透露出淡淡的隐逸情怀。 首句“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以“首夏山中风物和”概括了山中初夏的景色和气候,展现出清新、舒适的气氛。“不妨老子小婆娑”则表达了诗人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随性。 颔联“竹亭晴坐燕泥少,花迳晓行蛛网多。”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用“竹亭晴坐”和“花迳晓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而“燕泥少”和“蛛网多”则细腻入微地描绘出初夏的特点。 颈联“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视角转换,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以壮丽的“云表危峰”和沧桑的“道傍古树”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悠久。 尾联“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则以“匡庐深处堪归隐”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而“岁月澜翻奈老何”则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诗以初夏的山中风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真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岁月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