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南歌子·玉露团寒菊》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
缭墙南畔曲池涡。
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醉来归去意如何。
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衰败和寒冷,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 首句“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通过“玉露”和“寒菊”的意象,展现出秋天寒气逐渐加重,露珠凝结,菊花开始凋零的景象。而“秋风入败荷”则进一步强调秋天的衰败和萧瑟。 接着,“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描绘了墙边的曲池和倒映在天空中的远山,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景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这一句,通过对天空和远山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空旷和寂寥。 然后,“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通过对月亮和更漏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夜晚的深沉,使人感到无尽的孤寂。 最后,“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醉意朦胧,归去的心情复杂,只因地处偏远,习惯了弦歌之声。这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习惯和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衰败和寒冷,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创作背景
张元干的《南歌子·玉露团寒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身世和经历密切相关。张元干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官员,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战乱。这首词描绘的是秋天景象,通过菊花和露珠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节令和环境的感受。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情绪,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有关。因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作者的身世、经历以及国家的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度 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3
    [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