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

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启中兴社稷臣。
樽俎折冲常自任,庙堂康济更何人。
秋风玉帐军容肃,冷月铃斋夜宴新。
愿扫妖氛开寿域,衮衣端为转洪钧。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王室忠臣的赞美和期待,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深深期盼。 首句“天扶王室挺生申”,直接点明天意扶持王室,而这位人物正是应运而生。挺生申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这位人物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瑞启中兴社稷臣”一句,表达了这位人物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引领国家走向复兴的关键。 接下来的几句,“樽俎折冲常自任,庙堂康济更何人”是对这位人物能力的进一步描绘。他常以酒宴为战场,折冲樽俎,从容不迫,解决冲突。在庙堂之上,他更希望为国家贡献力量,寻找能够共同挽救国家的人。 “秋风玉帐军容肃”和“冷月铃斋夜宴新”两句,描绘出这位人物在军营中的形象和夜宴时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威严和活力。 最后两句“愿扫妖氛开寿域,衮衣端为转洪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期望,希望他能扫清妖氛,让国家繁荣昌盛,如同转动天地的大轮轴。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和对一位王室忠臣的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位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期盼。
创作背景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是为祝贺友人折彦质的生辰而作,共有两首。折彦质(1085-1146),字仲古,号葆真居士,又号葆真老人,时人称“葆真先生”,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后徙居广平府(治所在今永年县)。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元干与折彦质交好之时。张元干曾于北宋宣和年间任监察御史,靖康元年(1126)冬,金兵围汴京,他坚决反对议和,力主出击,触怒宋高宗,被罢官。南宋建炎元年(1127),起为龙图阁待制、知汝州。次年,金兵大举南下,渡过黄河,攻入楚州、濠州、滁州等地。张元干痛心国事难为,上书言事,请斩秦桧以谢天下;绍兴八年(1138),秦桧再次出任宰相,他被迫辞官归里。晚年因反对秦桧专权而被迫害致死。 在这组诗中,张元干表达了对折彦质的深厚友谊和对其生日的祝福之情。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折彦质的品德和才华,并祝愿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这组诗体现了张元干作为一位忠诚正直的政治家和诗人对友情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