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饮薛老亭晚归》

终日行山不出城,城中山势与云平。
万家市井鱼盐合,千里川原彩画明。
坐上潮风醒酒力,晚来岩雾盖钟声。
归时休更燃官烛,在处妙灯夹道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终日行山不出城》是一首描绘城市景象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城市生活的感慨与赞美。 首联“终日行山不出城,城中山势与云平。”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城市的高耸山势与云平齐,展现出城市的高大与壮丽。这一句也暗示了城市生活的忙碌与繁华,人们似乎被城市的繁华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归路。 颔联“万家市井鱼盐合,千里川原彩画明。”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城市比作一幅彩色的画卷,万家商贾、鱼盐交易的景象如同画卷中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丽的城市画卷。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颈联“坐上潮风醒酒力,晚来岩雾盖钟声。”诗人描绘了城市夜晚的景象,潮风醒酒、岩雾掩钟,表现出城市夜晚的静谧与神秘。这一句为读者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另一面,即人们在忙碌之余,也需要享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尾联“归时休更燃官烛,在处妙灯夹道迎。”诗人以温馨的结尾,表达了人们对城市的留恋与感激。即使归家时已经深夜,但城市的灯火依然照亮道路,迎接归家的人们。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城市居民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感慨与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创作背景
《饮薛老亭晚归》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薛老亭畅饮美酒后,欣赏着傍晚的美景,感叹时光荏苒,人生苦短的情景。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较为浮华,人们追求享乐,饮酒作乐成为社交场合的一种常态。蔡襄本人也是一位热爱文学和艺术的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赏析: 1.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傍晚景色:“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通过描绘绿树成荫、夏日悠长的景色,以及楼台倒映在池塘中的美景,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 2. 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里的“水晶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微风起”则暗示着岁月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满架蔷薇的香气,传达了人生短暂、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的主题。 3. 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洲城。”这里的“玉笛”象征着友谊,诗人通过描绘玉笛的声音随风飘散,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厚感情的珍视。 4. 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诗歌风格,正是蔡襄作品的一大特点。
相关诗词
  • 1
    [唐]
    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
    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
    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
    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 2
    [唐]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
    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229·
  • 3
    [明]
    青山衔半日,别去莫淹留。
    烟敛孤村晚,芦残两岸秋。
    僧归山后寺,人倚夕阳楼。
    篱菊寒犹艳,邻牛夜不收。
    傒奴为候吏,驽骑胜鸣驺。
    世态如云变,年光逐水流。
    塞翁非失马,庄叟叹牺牛。
    横笛吹新恨,寒砧捣旧愁。
    食场驹皎皎,在野鹿呦呦。
    谤以虚名起,官因愚直休。
    心长驰北阙,衰不梦东周。
    日损潘郎貌,霜凋季子裘。
    诗惭何水部,狂学白江州。
    鸿宝终须献,明珠且莫投。
    山精何处采,石髓杳难求。
    无论朝中客,闲人亦白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