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山僧遗我白纸扇,入手轻快清风多。
物无大小贵适用,何必吴绫与蜀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山僧遗我白纸扇,入手轻快清风多。物无大小贵适用,何必吴绫与蜀罗。》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并从中表达出对生活态度的赞美和理解的诗。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位山僧赠予诗人一把白纸扇的场景。山僧的赠予,可能源于一种友情的表达,也可能源于对诗人的欣赏和信任。而诗人收到这把白纸扇后,感到“入手轻快清风多”,这不仅是对扇子本身轻便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山僧的感激之情。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于物品大小的看法,“物无大小贵适用,何必吴绫与蜀罗。”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物品的大小,只要它能够被适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就是有价值的。这里诗人强调了实用主义的重要性,他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更倾向于追求那些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给人带来实际帮助的物品。 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舒适。这种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朴素、实用、真诚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实用主义的赞赏和理解。诗人对山僧的感激之情,对朴素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批判,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所作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蔡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而著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蔡襄在游历漳州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宗要的僧人,他送给蔡襄两把纸扇,并请蔡襄为每把扇子写一首诗。蔡襄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写下了这首《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这首诗描绘了漳州的美景和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漳州水面上的波光粼粼,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则表现了漳州山水之间的神秘感和变幻莫测的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展现了蔡襄高超的诗歌才华。
相关诗词
  • 1
    [明]
    一尊绿酒付何处,东风吹来客将去。
    不愁客路不逢春,何日重来共春住。
    去住相看且尽杯,春游从此判醒回。
    眼底酒人风雨散,明朝人日为谁来。
  • 2
    [唐]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3
    [宋]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
    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
    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