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月过孤山勤上人院》

青林蔼蔼日晖晖,薄晚凉生暑气微。
湖上清风如可载,画船十只不空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青林蔼蔼日晖晖,薄晚凉生暑气微。湖上清风如可载,画船十只不空归》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清风的喜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林蔼蔼日晖晖”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象,青葱的林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而“薄晚凉生暑气微”则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此时暑气渐退,带来了一丝凉意。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晨和日暮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了夏日的特点。 “湖上清风如可载”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湖面,表达了对湖上清风的喜爱。诗人想象清风可以像船一样被载走,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画船十只不空归”则是对湖上生活的具体描绘,画船象征着湖上的悠闲生活,十只画船一同归来,象征着生活的热闹和丰富。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对湖上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清晨和日暮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清风的喜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七月过孤山勤上人院》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蔡襄在游览杭州西湖孤山时,拜访了一位名叫勤上人的僧人,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七月的一天游览孤山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孤山的自然景色和寺庙建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认为人生短暂而无常,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对自然、人文的深刻理解。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