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

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
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
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
堂前鸣松风,堂后馥花药。
好鸟时一呼,澄明望寥廓。
诗兴犹不忘,禅心讵云著。
所以得自然,宁必万缘缚。
未能与之游,怀幕徒有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首联“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鸟儿的栖息和鱼儿的游动比作对静林和深壑的依恋,形象地表达了它们不愿受到外界纷扰,只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颔联“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赞美。鸟儿和鱼儿虽然不能言语,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颈联“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诗人用“达士”来形容那些通达事理、远离世俗纷扰的人。他们在这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不受外界干扰。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堂前松风、馥郁的花香、时鸣的鸟声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最后,“诗兴”和“禅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明]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 2
    [宋]
    鱼行水浊,鸟飞毛落。
    大士横身,不受斧凿。
  • 3
    [宋]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