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李靖少傅夫人》

板舆曾至郑,灵輤此归周。
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
九原开袝穴,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板舆曾至郑,灵輤此归周》是一首对古代丧葬仪式的感慨诗,通过对葬礼的描述和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联“板舆曾至郑,灵輤此归周”,通过描述葬礼的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板舆,指抬棺木的役夫,灵輤,指灵车。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曾经陪同逝者在郑地送葬,如今灵车又回到了周地。这种时空转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逝者的离去所带来的哀伤。 颔联“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通过描绘傍晚的云彩和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云霭,指云彩聚集在一起,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月亭亭,指月亮高悬,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思考。 颈联“九原开袝穴,故土覆新丘”,描绘了墓地的景象。九原,指墓地;开袝穴,指挖开新坟墓;故土覆新丘,指故土上新坟墓的出现。这一句诗表明逝者长眠于新坟之中,而周围的故土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永恒之间的矛盾。 尾联“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寒松,指松树在寒冷的季节中依然挺立;茅苫,指用茅草覆盖的东西;孝子留,指孝子在墓前守候。这一句诗表明诗人和逝者的情感纽带依然存在,而生命的思考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葬礼和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载。
    我想孔明贤,巍然伊吕配。
    奇谋勇略夸雄师,大节英风盖当代。
    木牛流马何足言,八阵遗踪千古在。
    我行已度瞿唐门,长滩石垒差参分。
    洪纤高下尺寸等,犹有当年节制存。
    四头八尾触处首,敌冲中央两皆救。
    握奇如枢运无穷。
    七纵七擒仍敢攻。
    规模黄帝已垂文,后来得者惟将军。
    唐宗李靖拾遗意,乐舞旛表徒缤纷。
    长江之上石蟠结,江波汹涌石不灭。
    使君何事遽划除,一夜风雷吼天阙。
    明朝仍旧石纵横,神物护持人已惊。
    向来守
  • 2
    [宋]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
    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慙。
    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 3
    [宋]
    老去宜安分,年来强竞辰。
    功名虽自许,心腹欲谁陈。
    赖有金谿彦,相从锦水滨。
    词华三凤蔚,诗律八音纯。
    风月论交旧,云山发兴新。
    鄙怀烦澡雪,高义叹倾囷。
    李峤真才子,唐邕实异人。
    感时悲鹤战,忧国赋车辚。
    寤寐思摧敌,行藏冀泽民。
    廉高辞郑粟,狂笑取韩银。
    松柏迷荆棘,琳琅杂珷珉。
    北游观赤帻,西走避黄巾。
    端木谋存鲁,长沙论过秦。
    江湖双醉眼,天地一閒身。
    遵海嗟黄屋,垂衣想紫宸。
    擒王须李靖,抗贼付张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