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西北来,云自昆仑丘。 经行非一山,回薄半九州。 上有不测源,下有无尽流。 万化同此机,不知几春秋。 分明天地心,不为浅狭谋。 痴人用小计,颠倒若无求。 安得申韩氏,化为古伊周。 ¤ |
| 这首诗是一首对黄河的赞美诗,表达了对黄河的敬畏和感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诗中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不满和期望。 首先,诗中描述了黄河从西北而来,云彩从昆仑山升起,流经的山川和大地遍布九州。这种描绘展示了黄河的宏伟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其次,诗中提到了黄河上游的水源深不可测,下游则无尽流淌,象征着黄河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生命。这种描述也表达了对黄河生命力的敬畏和感慨。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像黄河一样,包容万物,顺应自然,而不是用小计谋去破坏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古伊周一样,有远大的胸怀和智慧,为人类社会谋求长远的发展。 最后,诗人还提到了申韩氏和伊周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古代贤人的智慧和胸怀,为人类社会谋求长远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黄河的赞美诗,同时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期望。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期望和思考。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