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桕坑》

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隐山前古,村经水后贫。
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剡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诗人描绘了前行的迷茫和惊喜,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发现。这里的“剡津”是诗中描绘的乡村地点,诗人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出对乡村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悬念和吸引力。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行人和住户的情况,展现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这里的“收桕客”和“掘苓人”都是指在乡村中从事不同劳动的人们,他们勤劳朴实,为乡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寺隐山前古,村经水后贫”两句,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和村庄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底蕴。这里的“寺隐山前古”描绘了寺庙隐匿在山前的古老景象,而“村经水后贫”则描绘了村庄经过水患后的贫困面貌,但同时也暗示了乡村的坚韧和顽强。 最后,“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两句,诗人描绘了乡村的祭祀场景,表达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这里的“祭田神”是乡村的一种传统仪式,体现了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剡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行人和住户、寺庙和村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相关诗词
  • 1
    [宋]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只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 2
    [清]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遗藏春深坞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 3
    [明]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
    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
    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
    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
    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