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直惟知不愧天,瓢零无复记流年。 学笔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 乞食隅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真人致函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 |
| 这首诗是作者借古人之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对于道义的看法。 首句“孤直惟知不愧天,瓢零无复记流年。”描绘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无愧于天地,不畏流年。这种精神在诗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虽然漂泊无定,但已经不再在意过去的岁月。 “学笔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这里借用颜回和邹鲁的故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一生清贫,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生活贫寒,但依然保持内心的浩然正气。 “乞食隅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随遇而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诗人也借此表达出对于道义的坚守,即使在乞讨的过程中,也依然不忘寻找真理。 “真人致函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真道的追求,他相信有真道存在,并愿意用手中的笔去记录、去传播真道。这种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坚守,让人深感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贫而不失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出对于真道的追求和坚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