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凿森剑戟,一枕寄华胥。 觉梦既殊辙,睡兮真乐欤。 达人蕴大观,方寸包太虚。 忧乐两不知,寤寐常如如。 昔也蝶栩栩,今焉周蘧蘧。 而於我法中,无欠亦无馀。 以睡为乐耶,不睡宁悲渠。 然则此轩名,无乃滞一隅。 苏子笑而应,斯岂真吾居。 飘流阅世故,早识心地初。 今古一偃仰,天地一蘧庐。 揭名聊尔耳,至言恐惊愚。 |
|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睡梦”的独特理解与欣赏,他主张在“醒睡”之间游刃有余,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段描绘了梦境的奇妙,表达了对梦境的喜爱。接着,作者表达了对达人的敬仰,他们能够超越忧乐,无论在醒时还是在梦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作者也以蝴蝶和周蘧蘧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认为自己在“睡梦”中游刃有余,不受外界的影响。 然而,作者也意识到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睡”只是“一隅”,对此提出质疑。但苏子(苏轼)却认为“睡”正是真正的居所,是作者真正的归宿。作者也表示自己之所以飘流于世间,是因为早已认识到内心的初貌。无论是古今,还是天地,都是自己的床榻和居所。 最后,作者强调“睡”只是名字而已,真正的居所是“至言”,是超越世俗的理解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睡梦”的欣赏和理解,主张在醒睡之间游刃有余,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世界的超脱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