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介甫寄安丰张公仪之什》

前贤立事岂徒然,惠政须教振古传。
芍水灌余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
近闻令尹开新{左片右臿},不避风波上小船。
堤筑已完舆颂洽,去时民吏重留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前贤(古代贤明的官员)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惠政的赞赏。 首句“前贤立事岂徒然,惠政须教振古传。”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诗句中的“立事”指的是前贤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而“惠政”则是指前贤所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民的政策和措施。诗句表达了前贤的成就并非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需要流传千古。 “芍水灌余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这句诗描绘了前贤在任期间所推行的一项政策,即利用芍水灌溉农田,使得楚人祠得以保存和发展。芍水是古代的一条河流,灌溉农田是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楚人祠则是古代楚国的一个祠堂,代表着楚国的文化和历史。诗句通过描述这项政策的实施和影响,表达了对前贤的赞赏之情。 “近闻令尹开新{左片右臿},不避风波上小船。”这句诗描绘了前贤在任期间的新举措,即开新{左片右臿},不避风波上小船。这里的“令尹”指的是古代官职中的县令或州郡长官,“开新{左片右臿}”指的是前贤在任期间所推行的新的水利工程或政策。这句诗表达了前贤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堤筑已完舆颂洽,去时民吏重留连。”最后两句诗描绘了前贤离任时的情况,堤筑已完舆颂洽,表达了百姓对前贤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去时民吏重留连则表达了百姓和官员对前贤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述前贤的立事、惠政、创新和离任等情节,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惠政的赞赏之情。同时,整首诗也充满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诗词
  • 1
    [明]
    长笑里俗儿,闺中相尔汝。
    因思安丰妇,由来卿婿古。
  • 2
    [宋]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
    英姿豪气,耆旧知谈中。
    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
    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
    主公。
    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
    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 3
    [唐]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
    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
    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或山而樵,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彷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