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用元韵答徐幼文》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
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
作品赏析
这首诗《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是一首描绘学习之道和书林之趣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学道工夫要汲深”表达了学习之道需要深入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这里的“汲深”形象地表达了学习需要不断深入,不断挖掘,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尘生麈尾坐书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书林中的场景,尘土飞扬,麈尾飘动,暗示了书林中的学问丰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书海的热爱和向往。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两句,表达了诗人邀请他人一起探讨学问,共同洗去尘世的烦恼和纷扰,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里的“玄谈”指的是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而“一洗心”则表达了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两句,以优美的景色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书林之趣。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双鹭飞舞,绿阴覆盖,蝉声阵阵。这些自然美景和生动的场景为诗人描绘的书林之趣增添了更多的诗意和美感。 最后,“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敬畏。这里,“无声句”可能是指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刻道理和智慧,它们超越了语言的界限,超越了时间的束缚,永恒存在。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嘲笑那些尚未理解的知识和智慧,而是要积极探索和学习,不断追寻真理和智慧的足迹。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感受,描绘了学习之道和书林之趣,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追寻真理和智慧的足迹,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嘲笑那些尚未理解的知识和智慧。这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哲理的深度,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诗词
  • 1
    [宋]
    道用元未是,再至却须成。
    但看西行日,归来一饷荣。
  • 2
    [元]
    四首,大概相类,互有得失。
    复杂用元(原作无,兹据丁钞本改)寒删先韵,而语意若有不伦。
    仆不揆,斐合三家奇句,试为一首,必有能辨之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主人终夜留欢。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
    双鬟。
    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 3
    [宋]
    司马丞相昔登庸,诏用元老超群公。
    杨绾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