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至颍州访故老》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作品赏析
这首诗《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和表达对古人情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荒原、废井、旧城和新城的变迁,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们的情感。 首联“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诗人以简洁的数字和意象描绘了诗人所处位置与目的地汴京之间的距离,以及沿途的景象。五百里和通淮十八村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距离的遥远,另一方面是沿途村落的繁华景象。 颔联“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诗人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古人情感的表达。王翦和伍奢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象征历史的变迁和人的命运。荒原上的废井象征着过去的繁荣和现在的荒凉,而王翦和伍奢的骨和魂则表达了对古人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颈联“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诗人描绘了河南的旧城和新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新旧交替、时代变迁的感慨。河南的旧城如同一个坚固的堡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而北方的新城则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未来。 尾联“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诗人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人遗爱的感激和对历史的敬意。“百年上”指的是古人,他们的遗爱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一故碑存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表达对古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思考和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珍惜历史,尊重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相关诗词
  • 1
    [明]
    虚庭落日明嘉林,薰风吹我堂上琴。
    故人言别赴河颍,使我不觉生离心。
    援琴欲奏商声沈,感时怀昔多哀音。
    忆昔与君同侍辇,奏书朝闻夕称善。
    扈圣亲登太乙坛,承恩数奉甘泉宴。
    须臾云雨各西东,北风栗烈南飞鸿。
    君度石梁看晓日,予随兰省卧秋蓬。
    故人才高人所羡,飞藻如烟烨如电。
    建节鸾台日月悬,横经彤署星辰烂。
    寒霜飞空凄北堂,三年入谒来明光。
    此时正奏甘露至,金茎不动天风香。
    露乳联珠莹飞雪,松云昼开暮还结。
    故人新自故乡来,应饱瑶华弄松月
  • 2
    [明]
    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
    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
    才薄惭王事,吟多惜宦游。
    不逢张太守,那得暂相留。
  • 3
    [宋]
    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
    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