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阅日堂僧橘》

阅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
为迎林下客,旋拄路边枝。
结实曾防蚁,盈箱不禁儿。
他年应记得,蜡屐过门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阅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间橘园的生活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僧的敬意和迎接客人的喜悦。 首联“阅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描绘了山间橘园的日常景象,山僧亲自移栽橘树,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将山间的日常生活与山僧的勤劳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迎林下客,旋拄路边枝”进一步表达了山僧对客人的热情欢迎,他们精心准备,为迎接客人而忙碌着。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友情的深厚和淳朴。 颔联“结实曾防蚁,盈箱不禁儿”则描绘了橘子的成熟和收获的场景。山僧们为了防止橘子被蚂蚁侵蚀,精心保护,当橘子成熟时,他们又忍不住采摘,装满箱子。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山僧们的勤劳善良。 最后两句“他年应记得,蜡屐过门时”表达了诗人对山僧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穿着木屐拜访这里,重温旧日时光。这一联通过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间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橘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山僧的敬意和迎接客人的喜悦,同时也展现了山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诗人对山间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宋]
    昔人得珠没涛渊,悟后悚惕悔厥先。
    世间万事无真是,辩口莫究然不然。
    此心疑然古井水,与俗方圆宁得已。
    纹楸亦有进道机,介视胜负齐生死。
    臧子多智守己愚,能事不盖已日孚。
    南风覆舟后诈狙,义战得隽逾老夫。
    闲中败意防俗物,喜君相过不待屈。
    此乐政令儿辈知,阅日无庸讥愒日。
  • 2
    [宋]
    卧病六十朝,尪羸欲颠踬。
    中虚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风邪动感触,寒热肆留滞。
    百病果难堪,未免趣医至。
    携持篚与箧,众药要尽试。
    {口父}咀和参术,煎煮杂姜桂。
    了无铢寸功,徒有千百累。
    金丹号起死,入腹作鼎沸。
    服之不能瘳,束手信无计。
    嗟余有天命,未许药石治。
    再拜谢群医,云病且平易。
    堆床屏丸散,养体亲滋味。
    曾不数阅日,颇能安寝寐。
    昨朝偶寻镜,自喜有瘥意。
    俄惊一目赤,炙灼如頳尾。
    薰疗技已穷,赤势殊未既。
  • 3
    [宋]
    槐阴似尼父,轶轨追前踪。
    绝尘非学步,所产夐无双。
    今此于越东,钟孕亦鸿庞。
    朅来于越西,掌教开群迷。
    群迷於今正有赖,肯使玉佩从他之。
    昔人种槐根细细,坐阅日月蝉已栖。
    历聘辙环嗟不遇,岂若今日廊庙归。
    要俾六经日益明,俗还唐虞熙又熙。
    槐阴虽异道则一,彼不见用吾登跻。
    宇宙虽云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齐。
    槐阴槐阴异今昔,一则不用一明陟。
    道在六经道固存,道出六经道还得。
    洪哉尼父怀此道,今日谁知归探讨。
    探讨既力道不殊,三都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