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 不如涧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声音和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鼙鼓的声音和繁杂的声响,表达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 首句“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鼙鼓是古代军中的一种鼓,诗人用它来象征喧嚣的声音。在绿色的山峦中,鼙鼓的声音震动山绿,繁杂的声响充斥整个早晨。这两句诗描绘了声音的喧闹和嘈杂,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厌倦。 “不如涧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诗人认为,一杯清泉,虽然简单,但却能滋润行人的心田,使人摆脱烦躁和焦虑。这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简单、纯净之物的赞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鼙鼓的喧嚣与涧水的清澈进行对比,将繁声嚣杂与一杯水的简单纯净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鼙鼓的喧嚣和繁声的嘈杂,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直接而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