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兴道士以牛鸣,淡墨百果尤著声。 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 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 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 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 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 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 为君一写史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幅画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欣赏和对其作者的敬佩。 首先,诗中描述了画作的精美程度,特别是对牛鸣图的表现,以及百果图的特殊声音表现力。这表明作者在绘画技巧上有着高超的造诣,能够将画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敬仰之情,尽管他并不认识作者,但仍然对其感到钦佩。他曾经得到过两幅乌犍图和一幅石榴图,这些画作都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 随后,诗人描述了一位名叫孙的秀才,他能够背诵罗诗并能够讲述其他诗的内容。当诗人见到这幅画作时,他感叹这是真迹,并希望能够用生绡笔来描绘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孙秀才的感激之情,他为孙秀才创作了一幅来禽对石榴图,并描绘了画作的生动景象。尽管诗人的诗歌并不出色,但他仍然希望能够打动知己罗君。 整首诗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作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激和对知己的感激之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气息的诗歌,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