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
老僧嬾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是一首对花的赞美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花的美丽、香气、质感等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的开头“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淡墨描绘的花朵,仿佛一幅精美的写真,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生命的精神。这里,“淡墨”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的感觉,仿佛花朵就在眼前,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欣赏。 接着,“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花的香气和质感。繁盛的香气曾让诗人梦到庐山,花枝摇曳的姿态又让诗人联想到湘水春日的景象。这里的“繁香”和“遗佩”都是对花的美丽和香气的赞美,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花的存在。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这两句诗则是对花朵颜色的赞美。白色的花瓣上凝结着露珠,比雪花还要美丽;轻黄的花蕊如同承袜一般,不染一丝尘埃。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将花朵的颜色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最后,“老僧嬾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浮华世界的厌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而应该欣赏这些自然的美景。这里的“空谷”暗示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花的赞美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花的美丽、香气、质感等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世界的厌倦。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让人感到诗人的真诚和深情。
相关诗词
  • 1
    [宋]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
    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
    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
    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
    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
    澹岩冠湘中,环玮传万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
    骨多欠{上艹下月}血,草木咸枯悴。
    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
    石门何晃荡,坐久三叹喟。
    径欲挽银潢,淙淙满人意。
  • 2
    [宋]
    前身道林后曹覊,笔下马生非可画。
    心赏神骏今绘神,戏弄丹青疑造化。
    风鬃雾鬣何足云,电行山立更逼真。
    脱遗皮行见骥德,妙处了非由写形。
    兔园喜事佳公子,王济风流略相似。
    画中一见犹好之,不但千金致燕市。
    明窗展拭须韵语,杜陵无人欲谁付。
    邓公驄马二三群,梦想风标觊神遇。
    此诗此画今不逢,见画与诗元自同。
    谁知一洗凡马句,今在生绡半幅中。
  • 3
    [宋]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