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川得通儒,善类蒙善教。 如此老成人,真足重学校。 我昔客朱方,曾窥管中豹。 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 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 閒居虎林麓,倚窗聊寄傲。 忽承北斗敕,勇鼓来淮櫂。 华发映青袍,轻帆惬黄帽。 天晴宜征途,芹藻春色到。 臯比坐可暖,三载勤训导。 惜哉龟手药,至老方取效。 载酒游五山,何由共吟啸。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通儒的友人的赞扬和怀念。通儒作为一位老成的人,他的存在对于重学校来说是真正的福音。他善类蒙善教,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友人。 首段描述了通儒在通川的作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成的人,他的存在对于重学校来说是真正的福音。作者用管中豹的典故来形容通儒的为人,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表达了对通儒的敬仰之情。 第二段则是作者对通儒的回忆,他曾客朱方,窥管中豹,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这段描述了作者与通儒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种种。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通儒即将离开通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兴奋。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像通儒那样勇鼓来淮棹,但轻帆惬黄帽,仍然可以乘着轻快的船只去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对通儒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希望再次与通儒一起游五山,吟诗作赋,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