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高仲山通州教授》

通川得通儒,善类蒙善教。
如此老成人,真足重学校。
我昔客朱方,曾窥管中豹。
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
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
閒居虎林麓,倚窗聊寄傲。
忽承北斗敕,勇鼓来淮櫂。
华发映青袍,轻帆惬黄帽。
天晴宜征途,芹藻春色到。
臯比坐可暖,三载勤训导。
惜哉龟手药,至老方取效。
载酒游五山,何由共吟啸。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通儒的友人的赞扬和怀念。通儒作为一位老成的人,他的存在对于重学校来说是真正的福音。他善类蒙善教,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友人。 首段描述了通儒在通川的作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成的人,他的存在对于重学校来说是真正的福音。作者用管中豹的典故来形容通儒的为人,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表达了对通儒的敬仰之情。 第二段则是作者对通儒的回忆,他曾客朱方,窥管中豹,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这段描述了作者与通儒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种种。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通儒即将离开通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兴奋。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像通儒那样勇鼓来淮棹,但轻帆惬黄帽,仍然可以乘着轻快的船只去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对通儒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希望再次与通儒一起游五山,吟诗作赋,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宋]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
    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
    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
    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
    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
    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
    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 2
    [明]
    同归五湖住,一水见君家。
    渔父迷初路,居人认落花。
    御贫多种菽,为圃却宜瓜。
    共是裘羊侣,往来忘岁华。
  • 3
    [宋]
    咫尺天颜只暂违,两台联桂世诚稀。
    共观鹏运垂云举,还幸鱼寒密藻依。
    赋政将明仲山甫,登楼吟咏谢玄晖。
    要津自足升英俊,六鹢毋令恨退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