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八月十四夜月下闻秋声》

中秋才一宿,此夜已圆明。
星斗何曾见,云烟不敢生。
黄花千万粟,白发两三茎。
愁听东南角,奔腾风雨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中秋才一宿,此夜已圆明》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 首联“中秋才一宿,此夜已圆明”,短短一宿的时间,却已经到了中秋之夜,月亮已经变得如此圆明。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给人一种紧迫感。 颔联“星斗何曾见,云烟不敢生”,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寂静和神秘。星斗虽然未曾出现,但云烟也不敢轻易打扰这个宁静的夜晚。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云烟不敢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中秋之夜的美丽和神秘。 颈联“黄花千万粟,白发两三茎”,诗人开始转向自身的描绘。千万朵黄色的菊花如同粟米般点缀在夜色中,而两鬓的白发却提醒着诗人年华已逝。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菊花和白发,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 尾联“愁听东南角,奔腾风雨声”,诗人以一种忧虑的语气,表达了对风雨之夜的担忧和恐惧。东南角的风雨声如同奔腾的江河,让人感到一种不安和忧虑。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风雨声,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诗人的描绘细腻而生动,语言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
相关诗词
  • 1
    [唐]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2
    [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 3
    [宋]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