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
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
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
咫尺好山随杖屦,自应老笔擅诗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景抒怀的佳作,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樟坡的过程中,欣赏到了诸多美景,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联“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通过描述“樟坡”和“可高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作者并未见到高亭的实体,只是从名字中想象其可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高亭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登高远眺的渴望和期待。诗句中的“岂能胜一览”和“安得快双明”都表达了作者对登高远望的向往之情。 颈联“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描绘了作者在樟坡游览时所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境。大龙湫下听雷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象,而白石岩头看日生则描绘了白石岩山头的美丽景色。 尾联“咫尺好山随杖屦,自应老笔擅诗声。”表达了作者对樟坡景色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句中的“咫尺好山随杖屦”形象地描绘了樟坡的美景,而“自应老笔擅诗声”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樟坡景色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登高远望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唐]
    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 2
    [明]
    东极来千里,边城月再盈。
    隔江皆虏聚,问地半胡名。
    鼙鼓连山动,风沙拂面生。
    和戎谋已拙,两鬓雪花明。
  • 3
    [元]
    撰词一咏梅,以玉耳坠金环歌之,一送春,以垂扬歌之,词成,惠以罗绮四端。
    夫人大名府人,能道古今,雅好客。
    自言幼时,有老尼,年几八十,尝教以旧曲垂扬,音调至今了然,事与东坡补洞仙歌词相类。
    中统建元,寿春榷场中,得南方词编,有垂扬三首,其一乃向所传者,然后知夫人真承平家世之旧也。
    关山杜宇。
    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
    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落花谁是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