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 倚阑俯瞰毛发竦,品题曾读坡仙诗。 画师笔斡造化窟,岂必夜半夸娥移。 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 何当谱入朱丝弦,水底鱼龙应洗耳。 |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庐山石桥的美丽和壮观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等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对庐山石桥的向往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庐山石桥的奇特之处,如“奔湍赴壑潜冯夷”、“品题曾读坡仙诗”等,表达了石桥的壮观和历史积淀。接着,诗人通过“画师笔斡造化窟”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画师的笔下可以表现出大自然的奥秘和美丽。 此外,诗人也表达了对庐山石桥的向往之情,“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这种情感源于对庐山石桥的深深喜爱和敬畏。最后,诗人希望将庐山石桥的美丽和壮观谱入朱丝弦,让水底鱼龙听到后洗耳倾听,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石桥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石桥的美丽和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