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留题无咎卧陶轩》

南陌尘如雾,北窗清有余。
虽无彭泽柳,已富邺侯书。
书永禽音缓,门间马迹疏。
悠然即高枕,嘉兴拟湓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室内生活和读书的乐趣。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首联“南陌尘如雾,北窗清有余”,描绘了南边的道路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如同雾气一般;而北窗下则清雅有余,形成对比。这里的“南陌”象征着外面的纷扰世界,“北窗”则代表了室内宁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外部世界的疏离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颔联“虽无彭泽柳,已富邺侯书”,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虽然没有彭泽的柳树,但书架上堆满了书籍,这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彭泽柳”可能是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榆柳荫后檐”的诗句,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书永禽音缓,门间马迹疏”,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读书环境。这里没有外界的喧嚣,只有书声和鸟鸣,马迹稀疏,象征着这里很少有人打扰。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尾联“悠然即高枕,嘉兴拟湓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高枕无忧的心态。这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身处困境,只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知识的追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诗词
  • 1
    [清]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 2
    [唐]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李益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
    李益桃李年年上国新,风沙日日塞垣人。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 3
    [唐]
    未厌栖林趣,犹怀济世才。
    闲眠知道在,高步会时来。
    露滴从添砚,蝉吟便送杯。
    乱书离缥帙,迸笋出苔莓。
    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
    春游何处尽,欲别几迟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