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兵间有歌舞者》

边城未定苦无谋,年少金多绝不忧。
野战已酣红帕首,涂歌犹醉锦缠头。
蛾贪银烛那知死,月恋金尊不照愁。
亦欲避秦高隐去,桃花源上觅渔舟。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直接而质朴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边城未定苦无谋,年少金多绝不忧”,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边城的动荡不安,让诗人感到无计可施,生活的困顿和无奈让他无法安心。年少金多的年轻人,似乎并不担忧这些,他们的无忧无虑与诗人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野战已酣红帕首”,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场的激烈和血腥。野战中,战士们满脸血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涂歌犹醉锦缠头”一句,则描绘了战后的狂欢,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人们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忘记了战争的残酷。 “蛾贪银烛那知死,月恋金尊不照愁”,这两句诗以蛾和月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贪恋和对死亡的漠视。诗人用蛾贪恋银烛,月留恋金尊来描绘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死亡的淡然处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后,“亦欲避秦高隐去,桃花源上觅渔舟”,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战争喧嚣,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的愿望。他向往桃花源般的生活,希望在那里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渔舟。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生活、未来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
相关诗词
  • 1
    [宋]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
    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
    却被傍人笑问。
  • 2
    [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
  • 3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