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翠微亭》

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
青山东去余无地,黄潦西来正接天。
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踪迹草芊芊。
松枯石朽由来事,莫作常情叹逝川。
作品赏析
这首诗《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风景名胜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首联“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描绘了诗人踏着蜡屐(一种有蜡木的木屐)在曲折的洞府间游历,而那些飞翘的屋檐仍然指向最高的山巅。这里的“蜡屐”和“飞甍”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用来描绘山高路险、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颔联“青山东去余无地,黄潦西来正接天。”描绘了诗人向东望去,山清水秀的美景尽收眼底,但美景似乎没有尽头;而向西望去,黄潦汇聚成一片,与天空相接。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颈联“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踪迹草芊芊。”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了太子池塘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紫微峰的踪迹在草中茂盛生长。这里运用了典故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尾联“松枯石朽由来事,莫作常情叹逝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松树和石头都会枯朽和消亡,这是自然规律,不要为此而感叹岁月的流逝。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规律与常情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2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3
    [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