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来定一枝巢,到处盖头无把茅。 又欲浮家过尹隩,何殊乐道向莘郊。 君今去此难招隐,老更从谁可定交。 见说衡门临野水,秋深容我去推敲。 |
|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的,通过对晚年的生活细节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首联“晚年来定一枝巢,到处盖头无把茅。”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再追求繁华和富贵,而是选择在野外找到一处可以栖身的地方,过着简朴的生活。“定一枝巢”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生活的不稳定性,但同时也体现了他们随遇而安的心态。而“无把茅”则表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但他们仍然能够乐观面对。 颔联“又欲浮家过尹隩,何殊乐道向莘郊。”表达了作者对老年人乐道安贫、追求精神生活的赞赏。他们愿意像孔子一样“乐道”,像伊尹一样“浮家”,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颈联“君今去此难招隐,老更从谁可定交。”表达了作者对老年朋友离去的惋惜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奈。老年朋友已经离开了,作者不知道未来还能和谁一起度过,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尾联“见说衡门临野水,秋深容我去推敲。”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未来生活场景,他想象自己在一个临水而建的小屋中度过晚年,可以自由地欣赏自然美景,也可以随时去推敲生活的意义。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年人的生活细节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简朴、乐观、追求精神生活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