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圆通禅老韵二首》

新诗的皪缀明玑,道行清通照碧溪。
尘绊无因到兰若,聊将两绝当留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新诗的皪缀明玑,道行清通照碧溪。尘绊无因到兰若,聊将两绝当留题。》,它是一首对诗歌和寺庙的赞美诗。 首先,“新诗的皪缀明玑”描绘了诗歌的新颖和精致,就像缀在明亮的珠宝上的宝石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皪”字在这里用来形容宝石的光彩照人,也象征诗歌的独特魅力。 “道行清通照碧溪”一句,描绘了寺庙的道行清通,照亮了碧溪。这里的“道行”可能指的是寺庙的清净之道,而“清通”则描绘了这种道路的清晰和通畅,给人一种宁静和通达的感觉。“碧溪”则象征着清澈的溪流,与寺庙的环境相映成趣。 “尘绊无因到兰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尘绊”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困扰,“兰若”则代表了寺庙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聊将两绝当留题”表达了诗人暂时无法到达寺庙,只能用这两首绝句来表达对寺庙的赞美和敬意。这里的“留题”可能是指在寺庙的墙上或柱子上留下题字,以表达对寺庙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歌和寺庙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寺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诗词
  • 1
    [宋]
    枯木龙吟,一切音响俱绝。
    髑髅眼活,一切色相皆空。
    觑著即瞎,听著即聋。
    堪笑观音大士,无端也证圆通。
  • 2
    [宋]
    眉疏目朗姿圆通,诗书万卷罗心胸。
    华阳三茅仙洞中,凤笙隐隐和松风。
    薪林图识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体飘轻鸿,积金涧泉东复东。
    山中宰相那无功,昭阳竟作单于宫。
  • 3
    [宋]
    一性圆通一切性,观君莫犯西天令。
    至道无难嫌简择,杜口毗耶元不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