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韶石》

纯音何寂寞,秀色自崔嵬。
岩草遗箫在,溪禽学凤来。
余希探禹穴,人似畏轩台。
登眺秋风里,烦襟尽日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纯音何寂寞,秀色自崔嵬》,它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联“纯音何寂寞,秀色自崔嵬”,诗人以一种寂静的氛围开始,似乎在描述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那里的声音纯净而寂寞,而秀丽的景色则自高而低地展现出来。这里的“纯音”可能指的是自然的声音,如风声、水流声等,它们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而“秀色”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崔嵬的山峰、清澈的溪流、繁茂的草木等都构成了这里的美丽景色。 颔联“岩草遗箫在,溪禽学凤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中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山中找到了一个古老的洞穴,那里的岩石上长满了青草,而溪流中的鸟儿则模仿着凤凰的叫声。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颈联“余希探禹穴,人似畏轩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探索历史文化的渴望。他希望探寻大禹的洞穴,寻找历史的痕迹,同时也对那些像害怕高台一样害怕接近他的人感到不解。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尾联“登眺秋风里,烦襟尽日开”,在登高远眺的秋风中,诗人的烦恼和忧虑都被一扫而空,他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宋]
    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
    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
    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 2
    [宋]
    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
    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
    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
    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
    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
    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
  • 3
    [宋]
    铁胎重整英仪峻,燕厦新成暑气凉。
    韶石遍图辉壁落,荔枝分植映房廊。
    开元旧事丰碑在,家笥犹传故笏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