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宿明真观》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
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
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
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首句“平林行尽到岩扃”,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缓的林间小道上,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山岩门前。这个句子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经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昔恬然道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个句子中的“道味”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领悟和体验,而“一昔”则表示诗人对这种体验的深刻印象和感受。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平静和淡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诗人听到了林间的风声,仿佛是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而飞动的云朵时而掠过屋脊,仿佛是轻盈的云朵在飘动。这些景象和声音都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和体验。 “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与仙人的交往和交流。诗人倾听了仙人的琼液,谈论着炼日精的神方,这些都是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领悟和体验。 最后一句“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想象着真正的游历,一直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无法入睡;而坐听松韵到黎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愿意一直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宁静的氛围和与仙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四皓隐南岳。
    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
    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
    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
    但当守明真。
  • 2
    [唐]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
    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 3
    [宋]
    我怀渊明真,千载犹神交。
    重吟九日诗,风节殊未凋。
    良辰不再举,秋气日以高。
    凄飚送落景,余霞敛尘霄。
    万象为我役,天机亦良劳。
    摩挲膝间桐,感此爨下焦。
    时时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