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平坝城南村(三首)》

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绿。
隔陂见居人,萝蔓缠草屋。
摘禾留客饭,采薪伐秋木。
童稚持竹竿,雨中放鸡鹜。
区区化外国,犹得睹淳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绿。隔陂见居人,萝蔓缠草屋。》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诗,通过对古陂水、草屋、客饭、秋木、竹竿、鸡鹜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画卷。 首句“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绿。”描绘了古陂水的深沉绿色在寒夜中更加醒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陂水象征着乡村的源泉,也是乡村生活的基石。 “隔陂见居人,萝蔓缠草屋。”这两句通过隔水看见的草屋和萝蔓,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朴素风貌。草屋和萝蔓是乡村常见的元素,它们与陂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 “摘禾留客饭,采薪伐秋木。”这两句描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他们一边摘稻谷做饭,一边采伐秋木,表现出乡村居民的勤劳和朴实。 “童稚持竹竿,雨中放鸡鹜。”这句描绘了乡村儿童的活泼场景,他们手持竹竿在雨中放鸡鹜,表现出乡村儿童的纯真和快乐。 最后,“区区化外国,犹得睹淳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乡村的淳朴民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淳朴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赏和对淳朴民风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明]
    秋阴结林霏,细雨洒茅室。
    牧放止近郊,牛羊不相失。
    广园散花林,平畴蔼风日。
    长幼不出门,咸知恋俦匹。
    喧喧车马中,徒为慕高秩。
    悬舆当何时,可使志愿毕。
    ¤
  • 2
    [明]
    朝出城南村,策马入荆杞。
    村中八九家,烟火自成里。
    儿童候晨光,稍稍荆扉启。
    四邻务收获,时复披草语。
    昵昵何所云,但言好禾黍。
    ¤
  • 3
    [魏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
    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